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

◎ 我們懷念的中外野手 蘇正生前輩


【1/6台北】回憶三十幾年前在嘉義東亞高工棒球隊時,李來發還記憶猶新地表示,六十幾歲的蘇正生每天都騎著腳踏車到學校來教球,可以看得出來體能保持得非常好,棒球是非常講究技術的運動,沒有好體能就無法做出技術精湛的部份,至今他都嚴格要求自己保持好體能,這些都是從蘇正生教練的身上學到來的。李來發在青棒時期還曾被蘇正生揍過,但李來發表示被蘇教練打,真的一點不會記恨,李來發說蘇教練因為體力好所以手勁特別強,被打的時候真的是刻骨銘心,但如果沒有蘇正生的嚴格教育,李來發自己恐怕沒有機會與高英傑在1978年加盟日本職棒南海隊。蘇正生晚年的時候,每天幾乎只做兩件事,一是騎腳踏車,二是看中華職棒,早期他可以從台南騎車到嘉義東亞高工教球,普通人一騎就要好幾十公里好多個小時,更何況是一位六十多歲的人在騎,三十幾多年來,李來發就是學習蘇正生的這種堅持的精神,「想要教出好技術就要有好體能」,這是蘇正生給李來發一輩子的禮物,至今李來發還相當懷念這位教練。前中信鯨總教練92年巴塞隆納奧運銀牌教練—李來發談到台灣棒球就會有人談到嘉農時期的棒球,棒球就是因為有傳統及傳承,才能構成讓人津津樂道的話題,雖然徐生明未曾跟蘇正生見過面,但他表示對於他個人來說,台灣每一個棒球時代都有一些代表性的人物,蘇正生就好像是宋範勳、蕭長滾、曾紀恩等人一樣,台灣傳統棒球的代表人物,感謝這些前輩的努力,台灣棒球才能走到今天。在早期的台灣棒球是純吃苦的時代,但如果沒有早期先人累積下來的歷史,也就沒有今天的台灣棒球,5、6年級生是吃過棒球的苦但也享受到棒球的甜果,嘉農時代是曾經寫下台灣棒球輝煌的一頁,新生代的球員不要忘了棒球的倫理及傳統,有時候也要了解一下台灣棒球的過去,來期許大家一個更好的將來。徐生明表示,以前在電視上常看蘇正生談過去的棒球及對未來棒球的建言,他真的感觸蠻深的,現在嘉農時代的人全部走進歷史,再也看不到這些前輩口述當年的傳奇,真的很可惜,希望台灣棒球的薪火要繼續傳承,感謝前輩為台灣開闢一條棒球路。興農牛總教練前味全龍總教練04年雅典奧運執行教練—徐生明雖然蘇正生曾經擔任過高英傑在嘉義東亞商工時的客座教練,但他還是感受深刻,高英傑表示時間雖然很短,但可以體會到日式教育的嚴格訓練,這種經驗的傳承對他來說,有很深遠的影響。現在的一般棒球員可能比較無法深刻感受到什麼叫嚴格,或是倫理及服從,但早期的球員就可以體會及了解。台灣棒球的發展從早期的日式到近代的美式,有著很大的變化,但棒球界的倫理及傳統還是很需要被傳承下來的,如果沒有先人打下基礎,現代的台灣棒球沒有辦法走到目前,前人的腳步是需要被敬重的。台灣棒球百年,蘇正生教練都一一見證著,很可惜沒有機會跟他分享早期棒球的歷史,但有幸在高中時期被蘇正生教練教導過,站在教育球員的角度來看,台灣球員還是要了解自己的棒球歷史,嘉農及蘇正生的精神正好可以讓我們學習。台北體院教練92年奧運投手教練—高英傑蘇正生是嘉農時代的代表人物,因為曾經寫過嘉農的歷史,所以才了解這個時期的台灣棒球及認識了蘇正生前輩,對於這些在日據時代能夠打下甲子園亞軍的前輩,只能說相當不簡單。在那個物質缺乏的時代,能夠如此對棒球的熱愛,只能說就是單純的喜愛,這也是競技運動的本質,隨著時代的變化,運動已經開始商業化,雖然商業化是免不了的,物質的迷惑及誘惑經常會出現,但球員不要忘了打棒球的初衷。嘉農時代的前輩,他們就是單純的熱愛棒球,因此把熱愛棒球的精神面在球場上呈現,這段時期對台灣棒球的影響很大,現代的球員如果在內心有所疑惑時,不妨想一下前輩打棒球的初衷,以及當初為什麼自己要打棒球,經常鼓勵自己往前走。時代在變,但嘉農時代的前輩打棒球的初衷不變,看過蘇正生等前輩的精神,我們都要好好學習。體育學院(台中)教練01年世界杯季軍總教練—林華韋圖:蘇正生前輩於2007年中華職棒開幕戰,親臨澄清湖球場向球迷致意。

◎ 回饋列車開至關西國小 棒球教室獲益良多


【1/6新竹】中華職棒回饋列車的旅程持續在桃竹地區,今天回饋列車長兄弟象曾嘉敏、劉耿欣前往的是新竹縣關西國小,關西少棒隊剛從嘉義諸羅山盃鎩羽而歸,未能打出理想成績,曾嘉敏與劉耿欣勉勵小球員們不要灰心,還親自下場為小球員們示範基本動作,為關西少棒隊上了一場難得的棒球教室。兄弟象曾嘉敏與劉耿欣把小球員集合起來,從傳接球的基本動作親身示範,不僅是出手的位置與擺幅、腳的跨步,曾嘉敏提醒小球員儘管只是熱身的傳接球,每一球都要要求自己把球傳到對方胸前範圍,投球前都要思考上一球為什麼沒有傳準做修正,劉耿欣說,把棒球打好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要把一個動作都做得確實。受到一對一指導的強棒范聖國,原先是教練溫明俊口中「渾身是力,偏偏投球沒力」的小胖子,不僅傳球姿勢改變,連眼神都變得嚴肅,謹慎投出每一顆球,溫明俊笑說之前多少人指導都沒有用,今天被曾嘉敏一點就醒了,曾嘉敏笑著說,「可能也是一種緣分吧!」今年諸羅山盃完投九局擊敗日本茨城東部的抗日英雄楊大霆,是關西少棒隊的陣中王牌主投,曾嘉敏以投手角度觀察後稱讚他,協調性相當好,投球的基本動作也很標準,具有未來之星的架勢。楊大霆自己也說,希望未來有一天也能像曾嘉敏、劉耿欣兩位大哥哥一樣,踏上職棒的舞台,不過在此之前,六年級的他馬上就要面臨升學問題,不僅家中母親反對楊大霆繼續打棒球,三級棒球在新竹縣國中也出現斷層,幾乎找不到一所有青少棒隊伍的國中,青棒隊也僅剩仰德高中獨挑大樑。教練溫明俊說,關西國小的力量雖然很微薄,經費也不足以讓小球員在設備完善的場地上奔馳,但唯有深耕地方的棒球隊,也才能將好的棒球人才留在台灣,進而回饋鄉里。關西國小校長朱勝泉也表示,學校成立少棒隊的宗旨並不是為了求勝,是為了許多隔代教養、單親家庭的孩子有來自同伴、教練的關懷,更能結合棒球與教育的意義。難得可以親眼看到職棒球星的關西國小全校師生,為了得到象隊曾嘉敏與劉耿欣的簽名球瘋狂,更將兩位球員團團圍住要求簽名、合照,差點讓曾嘉敏、劉耿欣無法步出校園,關西的熱情讓兩位球員都直說,下回一定要再次造訪關西國小。

◎ 曾嘉敏 劉耿欣傳授獨門秘訣 仰德目標直指高中聯賽


【1/6新竹】中華職棒回饋列車的旅程進行至第97站,兄弟象曾嘉敏與劉耿欣一同造訪新竹縣唯一青棒隊-仰德高中。球員們難得有機會與職棒球星進行座談會,都踴躍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,尤其是在加強肌耐力部分,曾嘉敏與劉耿欣不僅傳授秘訣,還親身指導仰德球員,讓座談會儼然變成一場體能加強課程。仰德高中青棒隊是剛成立第三年的年輕隊伍,教練趙蘇振為了落實新竹縣棒球人才的培育,不斷為當地的球員爭取棒球隊公費、半公費的資格,趙蘇振說,也只有出生、培育都在當地的球員,最終才會想到要回饋給地方鄉里。仰德青棒隊的球員們一點也沒讓教練漏氣,積極向曾嘉敏與劉耿欣討教提升自我的職棒經驗。不少青棒隊的隊員對重量訓練相當有興趣,紛紛提出如何增加腰力、上半身肌肉該如何加強等問題。曾嘉敏與劉耿欣用說得還不夠,要求提問的球員親自來體驗。劉耿欣被問到增強上半身肌肉及速度的加強,他提出田徑隊常使用的訓練法,並示範每個動作的施力與步驟,劉耿欣說,要訣是要掌握身體的節奏,每個人的節奏也都不同,所以一定要多練才能掌握自己身體的節奏。曾嘉敏在說明訓練腹背肌的兩個循環中,提醒青棒球員要每個動作做確實,千萬不能求快,並點出一般會用錯力量的部位,避免不必要的拉傷與不舒服。曾嘉敏也以自身錯失出國機會的經驗與青棒隊員分享,不論是在打棒球或是其他球類運動,為了隨時在備戰狀態,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,才能有最佳的表現。除了體能外,青棒隊員們也觸及心態問題,該如何在賽場上面對緊張,曾嘉敏說,緊張是來自練習不足,如果都準備好了,就會自信滿滿面對對手,他表示只要賽前的準備充足,在場上自己就是最好的。劉耿欣則提到自己每每在打擊預備區時,就會靜下心來冥想可能會遇到的狀況,設定好球路,讓自己保持冷靜與頭腦清醒相當重要。曾嘉敏與劉耿欣最後提醒仰德青棒隊,他們是相當幸運的一群,有校長劉永平大力支持,還有趙蘇振、林基豐等五位教練的指導與照顧,要肩負起新竹縣青棒隊的重責大任,今年的高中聯賽一定要打響「仰德青棒隊」的名號。

四雄鼎立



眾所矚目的特別選秀在2008年底正式展開,擁有第一、第二順位的興農牛與兄弟象隊,堪稱最大贏家。因應暴龍與鯨隊兩隊解散所辦的「特別選秀」,與代訓、新人「年度選秀」合併舉辦,號稱史上最大的選秀會,浩浩蕩蕩地在2008年的最後一天舉行,兩項選秀總計有高達102位選手參與,讓人十分期待這次的選秀會,能夠大大補強僅存四隊的中華職棒,讓各隊戰力更佳平均、比賽更有對抗張力。擁有前兩輪選秀順位的興農牛與兄弟象也不負眾望,特別選秀部分牛隊一口氣就選入謝佳賢、林英傑、沈鈺傑等一級戰將;象隊也不遑多讓笑納倪福德、柳裕展、周思齊等好手,讓戰力提升不只一級。★詳細內容請參閱322期職業棒球雜誌

郭泓志、胡金龍入列 48人名單牛熊舊將全割愛


陳志祥/台北報導

頗受各界好奇的世界棒球經典賽的中華隊48人觀察名單,昨天在爭議不大的情形下出爐,中華大聯盟牛隊、熊隊如其所願無人入選,中華隊執行教練葉志仙表示:「主觀上,陣容看似薄弱,但一切要看集訓情況,才能確定戰力的強弱。」
葉志仙共提名57名球員,然而中職的熊、牛球團以傷兵為由,婉拒徵召,因此扣除陳金鋒、陳峰民、林智勝、石志偉、徐余偉、許文雄與牛隊的陽建福、葉君璋、張建銘9人;最後確認的名單共48人。
48人名單將於1月16日精簡為45人,屆時可能還會有變化,因為謝佳賢、林克謙、姜建銘、林英傑剛被牛隊選中,而熊隊也有吳偲佑、詹智堯、耿伯軒等人洽談合約中,這些人能不能出賽?還有疑慮。
「我尊重球團提出的問題!」葉志仙表示:「有傷的球員硬要進入中華隊,對整體戰力沒有幫助,這次名單與去年奧運差別很大,算是全新的組合。」葉志仙希望透過集訓的專業訓練、注入新觀念,提升球員的實力,以增長戰力。
葉志仙指出:「這次投手的穩定性比上一屆中華隊要差一點,未來的變化要看集訓的調整,不過,年經就是本錢,他們的可塑性是我可以期待的。」中華隊將會選取14至15位投手參賽,因為大會規定至少要有13名投手,加上投球限制,投手名額因而增加。
在捕手名單方面,最特別的是吳承達入選,這是一個陌生名字,葉志仙說:「吳承達出身華興中學,後來轉戰日本高中、大學,目前已被日本獨立聯盟球隊挑走。」而捕手陣容被認為較弱的一環,葉志仙因而請來學弟吳承達加入集訓,就近觀察。
由於觀察名單的球員來源範圍非常廣泛,了解球員狀況對葉志仙是一大考驗,他說:「只好授權教練團充分掌握球員特性,尤其投手方面將要借重郭泰源的能力。」
中華隊將於2月7日派出28名球員赴澳洲移地訓練,2月22日產生正式代表隊成員。

曹倪加入 阿鈣︰封王「象」

〔記者黃忠榮/桃園報導〕「阿鈣」廖于誠昨天接受小球迷提問時表示,「小曹」曹錦輝、「倪仔」倪福德若順利加入兄弟象隊,兄弟今年很可能拿下總冠軍﹔阿鈣並豪氣干雲地把個人目標放在拿下15勝。
中華職棒關懷列車昨天開往桃園中平國小及平鎮高中,高中球迷關心兄弟象選進小曹及倪仔對象隊的影響,阿鈣答覆時作上述表示。
阿鈣說,小曹是大聯盟的投手,一定有很多經驗值得學習,而倪仔是中職A級投手,兩人若能順利披上象袍,對兄弟戰力會有很大幫助,「我覺得兄弟可能會拿到今年的總冠軍」。
至於小曹的定位,阿鈣倒是提出個人見解,他說,兄弟缺乏「終結者」,以小曹的實力、穩定性和豐富的經驗,應是擔任終結者的不二人選,但這只是個人意見、僅供參考。
阿鈣談到今年球季的個人展望,他指出,去年拿到11勝,今年把目標放在15勝;一旁的曾嘉敏竟調侃阿鈣說,阿鈣要拿15勝,「那我就16勝好了」,引起哄堂大笑。
阿鈣和曾嘉敏也勉勵小球員說,選手最重要的就是認真,「好的選手不是靠天份,而是靠努力」,有志走棒球這條路的選手,除了認真,沒有其他法門。

王建民省話 美媒盼找稱職翻譯

王建民雖然已經是洋基隊的王牌投手,但面對媒體時還是一樣話不多,美國體育專欄作家6日批評洋基,沒幫王建民找一個稱職的翻譯,讓他們採訪的很辛苦,也減低了王建民在美國的知名度。
球場上的王建民,表現精采讓媒體大書特書,但是一下場接受訪問,就讓媒體有些頭大,尤其是紐約媒體,紐約日報專欄作家魯賓就以標題為大聯盟你嘛幫幫忙的專文,向大聯盟和洋基抱怨王建民接受訪問說話精簡,最常說的就是,類似今天伸卡球不錯,滑球也不錯等,要是說英文更讓當地媒體頭痛。
不是說不好,而是話太少,魯賓直言,球團應該幫王建民請個翻譯,這樣王建民能暢所欲言,媒體也不會有所遺漏,不過魯賓可能不了解,王建民其實真的話少,有時候,連他自己都會覺得訪問現場的寂靜有些好笑。
球場上的王建民冷靜沉穩,面對媒體的王建民幾乎也差不多,雖然今年的王建民進步不少,不過身為超級球星,還可以進步更多。